實驗室建設作為高校辦學的基礎和保障,在高校發展中起著關鍵性作用,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,無論實驗室的數量、層次,還是實驗室的儀器設備總量、大型儀器設備(單價40萬元以上)總量都有了相當的規模,是高校人才培養、科學研究的重要支撐,實驗室建設水準也直接體現了高校的辦學水平。
1.1實驗室管理機構不統一受高校發展歷史演變因素和辦學規模、層次、管理方式的影響,高校實驗室與設備管理的機構名稱、設置和承擔的工作職責都有所差異,各有側重。
(1)實驗室管理職責邊界不清。
(2)實驗室統一規劃不足。實驗室規劃不完善、具體措施不足、執行乏力。
1.2實驗管理隊伍不健全
(1)實驗技術隊伍缺乏。
(2)實驗員的成長途徑不暢
(3)實驗崗位成就感不強。
實驗隊伍的教育、管理不足。
“大實驗室”管理體系用“統籌思維”進行實驗室建設與管理,是推進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,推動“雙一流”建設的必然要求。
實驗室規劃建設思考與實踐
1、加強管理統籌加強管理統籌,把分散的實驗室職責統一,合理設置管理部門,科學劃分職責,理順管理體系,構建“大實驗室”管理模式。
(1)建立學校實驗室建設統籌機構。
(2)明確學校實驗室管理的權限和邊界。
(3)規范學校實驗室工作模式由上至下、全覆蓋的實驗室管理、交流模式。學校通過完善實驗室管理機構,明確實驗室管理職責,規范實驗室工作模式,將實驗室建設、管理逐步規范,逐步形成各司其職、相互配合的實驗室建設、管理良性循環,為學校學科發展和內涵建設提供有力保障。
2加強規劃統籌加強規劃統籌,把實驗室建設納入學校統一規劃,分步有效實施,一張圖干到底,杜絕無規劃的“亂建和亂改”。
(1)科學編制實驗室規劃。學校各院部和研究機構提交實驗室建設規劃和年度計劃,由資產與實驗室管理處匯總并聘請專家評審、論證后提交學校,學校實驗室領導小組按照“統一規劃,統一論證,分步實施,分級監管”的原則統籌學校各類實驗室建設,科學編制實驗室規劃并納入學校總體規劃。
(2)詳細分解實驗室規劃。將學校批準的實驗室總體規劃分解為詳細的年度實驗室建設計劃,落實場地、資金、人員等建設要素,按照項目庫建設的原則,入庫出庫,分步實施,加強實驗室相關各項事務的協調,確保規劃的落實和實施。
(3)嚴格執行實驗室規劃。反對臨時性的改變規劃和論證不充分的增加規劃內容,增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,確保一張藍圖干到底。將規劃執行納入單位目標任務考核(占實驗室考核總分的30%),規劃的調整要規范、科學,杜絕無規劃的“亂建和亂改”,維護學校實驗室的有序和統一。統籌實驗室的規劃和建設,應從源頭上杜絕實驗室的無序發展和管理混亂,最大程度地節約成本,有效利用學校的有限資源。
3加強資金統籌加強資金統籌,把學校分散的資金來源進行整合,集中力量辦大事,重點投入,在重點實驗室、特色實驗室建設上下功夫,防止資金分散使用的做法。
如有需要可直接撥打電話:13357726918(微信同號)
如需關注更多有關潔凈實驗室建設知識,請關注網站:http://m.wish-bones.com/